《缅怀先烈寄哀思,民族精神永赓续》

发布时间: 2025-03-31 |  来源: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  点击数:83

微信图片_20250331102601.jpg微信图片_20250331102604.jpg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先烈寄哀思,民族精神永赓续》。

清晨的朝阳为国旗镀上金边,五颗金星在蔚蓝背景下格外明亮。站在猎猎飘扬的旗帜下,我仿佛看见血色岁月里那些前赴后继的身影——他们用生命托举起这面旗帜,用信仰点燃了民族复兴的火种。今天,当我们凝视国旗时,不仅是在举行升旗仪式,更是在与历史对话,向那些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的英雄们致以最深沉的缅怀。

翻开中国近代史的扉页,每一页都浸透着先烈们的热血。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凛然正气,到邓世昌甲午海战的"誓与军舰共存亡";从李大钊在绞刑架前"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宣言,到方志敏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时眼中的光芒。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可考的仅196万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母亲再也等不到的儿子,是妻子望穿秋水的丈夫,是孩子记忆中模糊的父亲形象。这些牺牲绝非历史课本上冰冷的叙述。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小萝卜头"宋振中使用过的半截铅笔;在东北抗联密营遗址中,仍能找到杨靖宇将军胃里的棉絮和树皮。

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流淌在中华文明的基因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意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浩然正气,在近代以来熔铸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井冈山的星火中淬炼,在长征路上砥砺,在抗震救灾时升华。

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和平与繁荣的今天,更是一种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意志。

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民族精神依然在延续。它体现在抗疫逆行者的背影里,体现在航天人的星辰大海中,体现在边防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里。先烈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精神正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缅怀先烈,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激励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传承这份精神?

第一,在信念上坚定。先烈们之所以无畏牺牲,是因为心中有信仰。今天的我们,也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做有担当的中国人。

第二,在行动上奋进。学习上刻苦钻研,生活中自强不息,像先烈们一样,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努力。

第三,在精神上传承。讲好英雄故事,守护红色记忆,让下一代人知道,今天的幸福从何而来,未来的责任在谁肩上。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赓续民族精神需要知行合一。缅怀先烈不是片刻的感动,而是将精神转化为"强国有我"的行动。当你在实验室反复验证数据时,当你在运动场咬牙坚持时,当你在社区志愿服务时,都是在书写新时代的精神史诗。

老师们,同学们!古希腊哲人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如何对待英雄。"让我们在清明将至之际,以这样的方式告慰英灵:在升旗时多一份庄严,在唱国歌时多一分嘹亮,在历史课上多一份思考,在生活中多一份责任。将英雄的精神化作年轮里的养分,最终长成撑起一片蓝天的栋梁。

愿先烈们为之献身的理想,在我们手中愈发灿烂;愿民族精神的火炬,永远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谢谢大家!

微信图片_20250331102610.jpg微信图片_20250331102613.jpg进班级

八年级二班、九年级一班、高二六班、高二七班、高三一班、高三二班

1号公寓优秀宿舍

八年级2班330:袁浩、魏政昱、李明轩、杨河森

2号公寓优秀宿舍

七年级2班703:周文雅、曹睿、石春苗

八年级1班302:苏雨菲、王金靓、韩蕊、孙紫嫣

九年级1班402:任丽萍、魏正艳、段有月

高一3班605:田雪、王熙媛、王筱涵、王雨涵

3号公寓优秀宿舍

高二1班202:王玉涵、江涵、范文清

高二5班302:刘嘉欣、周文轩、高文欣


 供稿:学生处

 编发:叶静

 审核:范多宝 王勤治



版权所有: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陇ICP备202200273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2202000343号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通天河街236号
联系电话:0931-5117862
技术支持:甘肃创科启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