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须知

发布时间: 2025-02-19 |  来源: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  点击数:548


亲爱的同学、家长、老师们:

大家好!

站在新学期的起点,我们既满怀憧憬,又深感责任重大。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求索的道路永无止境。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再次在这片沃土上播撒智慧的种子。

为保障顺利开学,我校现就开学前准备事宜做以下提醒:


学生篇

一、学生报到时间:

2025年2月23日(星期天)下午18:00

二、正式上课时间:

2025年2月24日(星期一)

三、报到地点:

各班教室

微信图片_20250222171123.jpg

四、科学调整作息,迎接新学期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科学调整作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每位同学的身心健康,更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情绪管理以及校园生活的整体质量。

1.建议同学们提前开始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表调整生活节奏,包括固定的起床、学习、午休、运动及就寝时间。

2.建议每天安排30-60分钟的户外运动时间。科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不仅能缓解疲劳、提高大脑供氧量,还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有助于提升学习专注力和情绪稳定性。

3.建议制定合理的电子产品使用计划,逐步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可以通过培养多元兴趣爱好来丰富课余生活,如音乐、绘画、阅读、手工等。

五、规范仪容仪表,展现青春风采
学生报到时须严格遵守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相关规定,以整洁得体的仪容仪表展现新时代中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具体要求如下:1.男生不留长发,不留怪异发型,不剃光头,不烫发,不染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2.女生前额刘海不过眉,不化妆,不抹口红,不烫发,不染发,不披头散发,不梳理怪异发型。3.不佩戴耳环、耳钉、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不染、不装饰指甲,不蓄长指甲,不纹身。4.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上学期间统一穿校服,穿衣不内长外短,不允许改动校服(包括:改动裤腿, 在外套上乱涂乱画等)。5.整理并完成寒假作业,报到时和学费缴费凭证统一上交,准备新学期所需学习用品,预习新课程内容。让我们以整洁的仪表、饱满的精神和充分的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展现弘毅学子的风采!

微信图片_20250222171126.jpg

(标准一)

微信图片_20250222171128.jpg

(标准二)

家长篇

一、科学引导,培养良好习惯

开学前夕,建议家长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同时,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确保营养均衡,减少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摄入。鼓励孩子自主整理学习用品、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其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全面发展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建议家长创设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减少外界干扰;以身作则,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建立家庭“无手机时段”;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视野;鼓励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三、关注心理健康,提供情感支持

面对开学,孩子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建议家长耐心倾听,理解孩子的担忧与困扰;通过积极沟通,帮助建立正向认知;分享自身经历,提供情感支持;如发现持续情绪低落或行为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孩子心理状态。

四、科学引导,激发学习潜能

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关注学习过程,培养探索精神;运用“成长型思维”理念,正确看待挫折;与任课教师保持定期沟通,了解学习进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家校协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篇

一、以身作则,率先收心

教师应提前调整作息,逐步恢复工作节奏,避免熬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以热情和智慧带领学生开启一段充满希望与成长的旅程。

二、梳理清单,提前准备

教师可以提前梳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清单,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自我提升,蓄力前行

教师应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回顾上学期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失,优化教学方法,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创新,提升教学水平。

四、家校合作,共促成长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积极的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春风已悄然拂过校园的枝头,新学期的钟声即将敲响。期待与你们在春暖花开的校园重逢,共同谱写属于我们的诗意年华。新学期,愿你们心怀远方,步履坚定,勇敢追梦。

供稿:学生处

编发:叶静

审核:范多宝 王勤治  殷发云


版权所有: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陇ICP备202200273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2202000343号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通天河街236号
联系电话:0931-5117862
技术支持:甘肃创科启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