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校园的三月,应是书声琅琅,欢声笑语。“春雷始鸣,惊起蛰虫”,惊起的还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反弹,兰州又一次迎来了新冠病毒的挑战。不过这一次大家没有了昔日的慌乱,对疫情进行精准地研判、隔离。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根据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个性化的线上教学,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科学防疫,共抗疫情。
严于律己居家学,不负时光勤耕耘。我校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教育初心和使命的责任担当。即使疫情影响,但我校每一位老师依然认真研磨教法,用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每一节课,教师们都利用手机、三脚架等设备,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授课,让居家隔离的学生以“线上”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部分老师进行“线下+线上”的授课模式,勾勒出了一幅幅暖人的教学图景,教学工作平稳、有序、顺利地进行着,同时让居家隔离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与学校的贴心。
任课教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及时反馈,进行线上答疑、重点讲解,及时解决学生线上学习的困惑,形式灵活、针对性强、效果良好。并通过等级、激励性评价语等多种方式对作业进行个性化批改,积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及时的在线学习指导和评价,保证线上课堂的教学质量,学生们收获满满。
两周多的线上授课,暴露出很多线下不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有关教育教学的工作部署,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班主任工作,稳定学生心态,提高线上学习效率,保障学习效果,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学生处组织开展以《疫情防控不减压,学习生活不走样》为主题的线上班会活动。
学生处对班主任的线上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希望在网课期间,班主任除完成疫情防控有关数据统计、信息核实等工作外,也要履行好对学生的教育、督促、引导工作。要和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掌握学生居家学习和生活情况,随时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和指导,教育孩子们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坚持做家务,按时作息,锻炼身体,理解父母,关注时政等。
各班积极响应,于3月20日晚召开线上主题班会,班主任们向学生反馈了线上学习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整改的意见和要求,教育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表作息,按时参加早读,签到,认真听课,记笔记,认真完成作业,及时提交。要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加强自身防护,确保身体健康。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多向老师和家长汇报自己学习和生活情况,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确保居家学习高效,生活有序,心情愉快,健康成长。
受疫情影响,兰州新区当地寄宿学校自3月6日起实行全封闭管理。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里来自甘南的近440名寄宿生、44名一线老师一起开启了“封闭式”校园生活,抗“疫”中继续学习。
面对疫情,学校快速反应,展开各项防控措施。每天三次对师生进行体温和健康监测。学生以年级、班级、宿舍进行了分区域管理。学生活动要保持安全距离,不串班、不串宿舍。学生口罩,由老师组织统一更换发放。教室配备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液和口罩等防疫物品。
在“烟火气”最浓的食堂也进行了调整。学校实行错时错峰、单人单桌同向、固定座位就餐的“防疫”模式,各种各样食品保障供应。食堂洗手池旁都已配备洗手液,墙上还贴有“洗手七步法”的说明。严格校门口管控,食材及包装一切进入校园的物品严格消杀,食堂送货车辆和人员严格核查。
防疫封校期间,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所有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有序推进。因防疫要求不能到校教师的课程,由在校教师代班。同时在封闭管理期间因部分老师健康码变为黄码,需要居家观察,课程全部安排在校老师进行代班,有些老师每天上课节数达到8节之多。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老师们发扬了顾全大局、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上课、辅导之外,每天组织学生课间活动、体育锻炼、观看国内外新闻等。
因为封校,学生不能自行购买生活用品。各班班主任自发统计学生需要购买的生活、学习用品,再由班主任统一购买,然后进行消毒,进入校园,分发给学生。班主任还及时向学生及家长传达疫情发展情况,解读疫情相关政策,消除留学生及家长思想疑虑,并积极宣传科学的防疫知识,强化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防控。
3月21日晨会举行了疫情防控下特殊意义的升国旗仪式,旨在让全体师生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时油然而生的在繁荣富强的祖国和伟大时代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隔离疫情,不隔师生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将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开创出一条既立足本校现实,又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网+教育”之路,让同学们感受有温度的教育。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它关乎我们每个人,守护师生的生命安全,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是崇高使命,也是责任担当。春已至花已开,道虽长行将至。相信在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做好“线下+线上”教学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一个绚烂美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