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1)班的岳文淇,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孝道传千古,今人当赓续。
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舒展,当国歌的旋律在校园回荡,我们在这庄严的时刻,不仅致敬祖国的荣光,更应回望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精神根基。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刻在我们血脉里的词语——孝道。它不是陈旧的教条,而是穿越时光依然温暖的力量;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藏在我们日常点滴里的责任。
提到孝道,有人会想到《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有人会想起“卧冰求鲤”“(此处原文可能缺失典故名称)”的典故。但对我们高中生而言,孝道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融入三餐四季的寻常小事。还记得有一天的清晨,我在教学楼前看到一位同学背着书包,手里还提着一份温热的早餐——那是她早起半小时,特意为生病的妈妈准备的。她说:“妈妈平时总为我做早餐,现在她不舒服,我也该多照顾她。”一句简单的话,却藏着最真挚的孝。
或许有同学会说,我们每天忙着上课、刷题,哪有时间尽孝?可孝从来不是“等我有空”的借口,而是“当下即行”的行动。当父母唠叨着“天冷加衣”,别急着不耐烦地打断,一句“知道啦,您也多穿点”就是孝;当妈妈疲惫地收拾家务,主动接过她手里的拖把,哪怕只拖一个房间也是孝;当爸爸加班晚归,泡一杯热茶放在桌上,哪怕不说一句话也是孝。这些小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分量,却能让父母的眼角泛起温暖的笑意——这,就是我们能给予的、最珍贵的孝。
回望历史,孝道早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古有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对父母的孝,延伸为对天下老人的关爱;今有“时代楷模”张桂梅,虽无亲生子女,却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山区女孩身上,用“大爱”诠释着孝道的升华。而对我们而言,孝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更是对自我成长的要求。当我们认真学习,不让父母为我们的学业忧心,是孝;当我们遵守校规,不让父母为我们的品行牵挂,是孝;当我们学会独立,不让父母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更是孝。孝与成长,从来都是同频共振的方向。
可有时,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这份责任。或许是一次因为成绩不好而对父母发脾气,或许是一次因为沉迷手机而拒绝和父母聊天,或许是一次因为朋友邀约而爽约了和父母的约定。这些瞬间,我们可能没在意,但父母心里的失落,却像小石子投入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考试失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妈妈敲门想安慰我,我却冲她大喊“别烦我”。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妈妈在门外站了很久,悄悄抹了眼泪——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们的任性,往往会成为父母最柔软的伤。而弥补这份伤的,从来不是“下次注意”的承诺,而是“现在就改”的行动。
同学们,我们总说“青春有无限可能”,可青春的底色,不该只有追逐梦想的热烈,更该有感恩父母的温暖。父母陪我们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他们的头发在我们看不见的日子里渐渐变白,他们的背影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光里慢慢变弯。我们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但我们可以用行动,让这份时光里充满温暖。从今天起,试着多和父母聊聊天,听听他们讲工作的趣事、儿时的回忆;试着多帮父母做点事,哪怕只是洗一次碗、叠一次衣服;试着多给父母一些耐心,别让他们的等待,变成漫长的期盼。
当五星红旗再次飘扬在校园上空,让我们在心里默默承诺:以青春之名,承孝德之脉;以行动为证,感恩尽责。让我们把对父母的孝,化作成长的动力,把对父母的爱,变成前行的力量。相信当我们带着这份温暖前行,青春的道路会更坚定,未来的天空会更明亮!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先进班级
八年级三班、九年级三班、高一二班、高二二班、高三二班、高三六班
供稿:学生处
编发:叶 静
审核:范多宝 王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