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拓视野 实践悟真知 ‖ 我校组织系列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6-06 |  来源: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  点击数:452

七年级

探寻历史之河  点亮文化之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奔腾不息的黄河,生生不息的人民,震烁古今的理想之光必将永远照耀华夏大地。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用研学的脚步,丈量世界的宽度,用知识的力量,书写未来的华章。

5月31日下午,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七年级的师生们走出课堂,来到甘肃省博物馆,开展了一次与历史对话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让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

为确保本次研学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初中部做了详细安排,明确了研学的各项任务:“我为文物作画”“我为文物代言”“我为文物命名”“我为文物宣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次研学中,对所见所闻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我为文物作画

走进甘肃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古代。学生们可以看到马踏飞燕的雄姿,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与才华。还有绚丽的彩陶,它们以五彩斑斓的色彩,再现了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每一次为文物作画,都是一次当下与历史的对话。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角落,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微信图片_20240606145630.jpg

仔细观察文物的每一个细节,用心感受它们散发出的岁月的魅力;用心聆听它们的故事,通过画笔把闪耀的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博大。

微信图片_20240606145637.jpg

我为文物代言

文物,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记录着祖先们的智慧和辛勤,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解读。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们或庄重、或精致、或神秘,无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在这里,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为自己选中的文物写了一份“简历”。

当我们站在文物的面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激励我们奋发向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541.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549.png

我为文物命名

文物,不仅仅是一件件古老的物件,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而命名,就像是给它们贴上一个标签,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来历和价值。学生们在了解文物历史之后,通过合作,集思广益,为文物拟写了有趣的新名字。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554.jpg

我为文物宣传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甘肃省博物馆正是我们学习历史、了解文化的好去处。在这一环节,学生们热情满满、兴致盎然的为文物们做表情包。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559.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03.jpg

博物致知,文化以成,博物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能,我校一直注重馆校共建工作,以不断创新的思维,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5月31日下午四时,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七年级的师生们走出甘肃省博物馆,完成了此次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本次研学之旅虽短暂,但是给同学们带来的思想境界的升华,将伴随其终身!愿我校师生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08.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13.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17.jpg

八年级

体验农业文化  共享科技时光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5月24日下午,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八年级师生走出课堂,来到兰州新区农投奶牛养殖基地和农业种植基地,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现代农业,感受科技的力量。

为确保本次研学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学生处王勤治主任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他指出:研学的目的是“学”,手段是“研”,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次研学中,对所见所闻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启发;他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服从安排,遵守纪律,确保安全;他强调要尊重管理人员,言行文明,体现弘毅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21.jpg

“智慧牧场”奶牛养殖基地

师生们走进了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呼吸着农场特有的气息,参观着奶牛的吃食、活动、休息等,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察、探究、亲近奶牛,脸上尽是笑容。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25.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30.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33.jpg

来到现代化挤奶厅,奶牛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智能化挤奶设备,在挤奶大厅集中挤奶,保证了奶源安全。透过玻璃,同学们被眼前的智能化设备深深吸引。讲解老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奶牛的挤奶全过程及奶厅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同学们感叹现代化的挤奶厅让挤奶效率大大提高。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37.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41.jpg

以花之名传递爱

来到花艺产业基地,学生们认识花卉、了解花语、学习颜色搭配、包花技艺、亲手制作一幅作品,体验小小花艺师的乐趣,并将这份爱带回家传递给妈妈。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46.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51.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655.jpg

最后,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对这次研学的体会与感悟。八年级1班张臻江在研学感悟中提到:“这是一个难忘的研学旅程,参观奶牛养殖基地,让我明白了一杯新鲜的牛奶来之不易,在挤奶大厅我心中感叹科技力量的同时也意识到每份工作都不容易,应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珍视土地和粮食,希望提升自身技能,以技术革新推动生产线的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八年级2班董奥森分享到:“这次活动让我的心情得到了调节,缓解了我平日紧张的学习气氛。开始我还不会包装花束,经过花艺师的指导,我完成了自己的花艺作品,看到妈妈接过花时脸上的笑容,感觉很有成就感。”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11.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15.jpg

此次研学活动通过同学们亲身参与,深刻体会到了现代农业的先进性和科技的重要性。他们在实践中激发了学习兴趣,锤炼了意志品德,体验了创新的乐趣,并增强了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19.jpg

高二年级劳育德育并行 非遗美育共融

五月初夏,晨风习习,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高二年级全体同学乘车出发,前往兰州新区史喇口非遗文化综合实践基地开启了一天的研学旅程。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22.jpg

早上8:30,高二年级六个班级的同学在班主任和跟班老师的见证下参加了开营仪式。教官们激情又风趣的话语激励了每个小分队的同学们。在大家的注视下,分队旗手们骄傲地接过了队旗,准备带领各自分队的同学接受各自的研学任务。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34.jpg

参观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位于研学基地的8号院,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吸引了燕子前来筑巢。同学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充满历史沉淀的小院,在这里,他们欣赏了夜光杯、洮砚、陇绣、香包、剪纸等甘肃非遗文化作品。

在这里,不仅有盛过葡萄美酒的夜光杯,更有“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精美瓷器,还有小巧精致的陇绣香包,以及刻工精美的兰州葫芦……刘珏安同学在观后写到:“这次参观不仅仅让我们看到那些文化遗产的魅力,还让我们对那些守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39.jpg

实践篇

在第一、第二分队参观非遗文化的同时,另外两组已经开始了刻葫芦和漂漆制作的实践活动。

一瓢葫芦,一支刻笔,一颗匠心,一境沉思。专业教学刻葫芦的老师亲自示范,同学们屏气聆听。他们执起图卷翻开了与众不同的篇章,纸上的莲花在小小的葫芦上摇曳生姿,翩然的飞天在在刻刀下呼之欲出,还有书法字迹和各种现代卡通图案也在同学们笔下、刻刀下渐渐显形……现代思潮和古老艺术的碰撞,展现出别样的风情。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43.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48.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53.jpg

舒照雯同学在研学日志中写道:“一颗兰州葫芦寄托着古朴美,在葫芦上镌刻的长纹是数不尽的兰州情。刻葫芦寄托着一种艺术遐想,执刀一刻,执起的是心如冽水的平静与宁和。”

在14号院中,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漂漆艺术实践活动正在热烈进行。了解完中国漆器的历史和艺术特点以后,同学们分组跟随老师学习调色、浸染、出水、晾晒……他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等待作品出水,一柄柄雅致的团扇、一个个精美的书签,渐渐挂满了院中的晾绳,在阳光下散发中国大漆独有的香气。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757.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802.jpg

于湘榕同学在研学日志中这样写道:“每一把漆扇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单品。像竹,苍劲挺拔;像花,姹紫嫣红;像云,飘渺自由……我想,这不但是漆扇的魅力所在,也是学习漆扇技艺的魅力所在。”

活动篇

上午的活动忙碌而充实,在简单的午餐和休息之后,同学们进入了下午团队协作的活动中,整个史喇口非遗研学基地因为同学们的到来而变得格外热闹。各个小分队在教官的带领下,有的开展飞盘游戏,有的协作建塔,有的漫步彩虹……在活动的最后,教官组织各分队开展拔河比赛,虽然此时浓云密布,晚风鼓荡,但各小分队豪气不减,信心百倍,拼尽全力为集体争得荣誉。

一张张笑脸,一张张照片,都让快乐有迹可循。短暂的活动,永恒的记忆,都是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

微信图片_20240606151805.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809.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819.jpg微信图片_20240606151823.jpg

研学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融合,是见识与眼界的飞跃,是人文与自然的拔节。希望同学们带着研学的收获,在未来的学习中,拾级而上!


供稿:初中部  高中部

编发:叶静

审核:邹振萍  范多宝  王勤治


版权所有: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陇ICP备202200273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2202000343号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通天河街236号
联系电话:0931-5117862
技术支持:甘肃创科启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