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我是高三二班学生陈鸿亮: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草木皆待春,你我共护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早春三月,草长莺飞,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我们的热情。明天是3月12日,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这也是我国第44个植树节。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
我们知道,树,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和让人心旷神怡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伙伴。正因为如此,人们才高度的重视它的存在。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与树为伴,如临君子。树包含自我奋进的精神,同时也是良师益友。古人自古以来都爱树,惜树,《诗经》里就有“树之榛粟,椅桐梓漆”的句子。种桑植梓,桑梓因而成为故乡的代称。人们植树种树,除了满足生产生活等基本需要外,内涵也很丰富。
陶渊明爱柳,屋后植柳树五棵,自号五柳先生。林逋爱梅,自称梅妻鹤子。杜甫喜桃竹,写有“平生憩息地,必种数杆竹”。放旷的苏东坡,筑起一道烟霞如林的苏堤。文人爱植树,一方面在于怡情养性,另一方面更在于将树作为虚静的观照和沉默的力量,以之来激励警策自己,松为百木之长,“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古往今来,吟颂松的诗章何止万篇?
爱树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操,一种文化。人人都喜欢绿色环境,但并不见得人人都自觉爱护并创造绿色环境。同学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可以在自己家的庭前、屋后栽一棵树,养一盆花,或在我们的班级中种一些绿色植物,养几盆花等。我们更应该珍惜绿色生命,爱护绿化,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要多植树,绿化祖国。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校园美丽的环境出一份力气,尽一点责任。保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摘树叶,不踩踏草地。让绿在身边,花在眼前,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无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好,还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也罢,它们蕴藏的都是同样的精神。植树,更重要的是在心中植下一棵树。这棵树,不会因风霜侵凌而夭折,不会因烈日暴雨而枯萎,也不会因亭亭小荫就沾沾自喜,进而放松看护管理,而是要向上,一直向上,长成没有阻隔、没有止境的大树,直刺蓝天。
先进班级:
八年级1班、九年级3班、高一2班、高一4班、高二5班、高二6班
1号公寓优秀宿舍
七年级1班340:赵旭、文志强、常睿、王臣浩
七年级2班331:扎西旺旬、袁浩、保展源、赵伍保
八年级2班538:李巍、武生湘、魏浩然、火东浩
八年级2班535:王子轩、周星宇、袁梓哲、李彦庆、把发强
九年级3班422:王斌、朱翰林、王世博
高一5班602:牟泽凯、孙铭泽、吕祥云
高三2班414:苏清宇、王华杨、李登选
2号公寓优秀宿舍
七年级1班301:田紫菡、李惠、霍雅琪、刘睿先
七年级合宿306:王筱屿、郭靖、王柏渊
八年级1班405:丁雅培、白玉、张琼、费天睿
八年级2班415:李默钦、张静雯、郁全慧
九年级2班610:王跃、杨斐、滕子涵、华锦绣
高二6班714:梁芸嘉、郭怡嘉、江怡萱
高三合宿504:许敏惠、钟俐颖
3号公寓优秀宿舍
高一1班201:宗亚楠、杨若熙、曾莉媛、王馨钿
高一7班306:鹿亚文、张丹荠、把高菲、马钿芮、张玉
供稿:教务处
编发:叶静
审核:范多宝 王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