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三班的石晶晶。阳光温暖,微风不燥,我们在上周开启了四月之旅。今天,我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站在国旗下与大家共同探讨“卫生护航健康路,生活焕新新起步”这一永恒命题。
当我们走进值日生认真清扫的教室,当我们呼吸着清新空气奔跑在操场上,当我们这些习以为常的美好背后,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基石。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好的卫生习惯可降低80%的疾病发生率,可全球每年因不良卫生习惯导致的疾病负担高达12万亿美元,而我国通过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提升至28.18%。这组数据既彰显了卫生事业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指明了行动方向。
一、卫生习惯养成:筑牢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卫生习惯的养成,本质上是对生命的尊重,需要从细微处入手,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持续地坚持。在古希腊文明中,希波克拉底誓言将“清洁”列为医者的首要准则;在敦煌壁画中,我们的祖先早已描绘出“洗手礼佛”的场景;日本的“食育”理念从分发餐具到垃圾分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如今我们可以从清洁防护、口腔健康、作息管理等构建个人卫生体系。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卫生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充满乐趣。这些跨越时空和国度的智慧告诉我们:卫生习惯是文明的基础。
二、健康生活方式:科技赋能与实践创新
健康生活的新起步,需要科技赋能与实践创新双轮驱动。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睡眠,扫地机器人让家居清洁更高效,空气净化器为呼吸保驾护航。这些科技产品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更让健康管理变得触手可及。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生活方式的升级。
首先是运动管理,坚持每日进行适当运动,如跑步、羽毛球、篮球等来锻炼身体;其次是心理调适,面对学业压力,可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率,通过冥想、深呼吸或者看喜欢的明星作为动力去缓解焦虑;最后是环保实践,践行垃圾分类,将废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单独存放;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减少食物浪费。
三、全民健康行动:从校园到社会的责任传递
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全民参与。中华文明自古就有“治未病”的智慧,《黄帝内经》中“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警示至今振聋发聩;在前几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民养成的“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使我国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下降37%。这充分证明,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白色污染,坚持垃圾分类;践行绿色生活,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汇聚起来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而学校是学生健康生活的重要实践场域。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同行,将卫生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用科技手段提升生活品质,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健康中国建设,以卫生为舟,以健康为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健康篇章!
谢谢大家!
先进班级
七年级二班、九年级一班、高一一班、高二一班、高二三班、高三五班、高三六班
1号公寓优秀宿舍
八年级1班338:陈佰强、杨永茂、高贤琪、陈景岩
2号公寓优秀宿舍
七年级2班711:周宛亭、王妙涵、张继萍、王维洁
八年级1班301:田紫函、霍雅琪、李惠
八年级3班317:石静怡、刘忆南、张慧浠
3号公寓优秀宿舍
高二2班206:林烨、李潇逸、张静蕊、郜丝雨
供稿:学生处
编发:叶静
审核:范多宝 王勤治